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
发布时间:2014/6/18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编制要点解析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编制要点解析

 孙大明

一、背 景

在全球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背景下,为贯彻执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国家发展战略政策,加快推进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绿色建筑正以蓬勃之势迅速发展。截至目前,我国获得绿色建筑设计和运行标识认证的建筑数量在300个左右。随着“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发展将从“启蒙”阶段迈向“快速发展”阶段。如此众多的绿色建筑在运行过程中实际效果如何,各种绿色生态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如何,是否真正“绿色”,只有通过实际的运行检测数据才能进行评判。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本专门针对绿色建筑检测的技术标准来规范指导绿色建筑检测活动,对于绿色建筑检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依据,因此亟需一本针对绿色建筑的检测标准来规范和指导绿色建筑的检测活动,以确保整个绿色建筑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2011年,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启动了《绿色建筑检测标准》的编制工作。

体体现如下:三、编制原则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是专门针对绿色建筑检测编制的标准,是绿色建筑检测活动最重要的依据,其编制符合以下原则:

1.填补了国际和我国在绿色建筑检测标准方面的空缺,规范了有关绿色建筑的检测活动。

目前国际上对于绿色建筑的检测,缺乏有针对性的对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支撑的检测标准。对于绿色建筑质量和效果的把控,也仅限于评价标准条文说明和实施细则说明,对所需控制的指标要么作简单的描述,要么说明该项内容检测该引用的检测标准。实际上绿色建筑有其自身特点,引用的检测标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不一定适用该检测项,造成检测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疑惑,检测实施效果不理想。

1.一致性

检测内容除应满足本标准规定外,尚需符合国家、地方相关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要求。

2.可量化

本标准中涉及到的检测内容和参数可量化或者有一套具体的计算实施方法。

3.先进性

本标准中采用的方法手段成熟先进,优先采用国际、国标或者行业中应用成熟的检测方法。

2.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量化及绿色建筑技术改进提供实际运行数据支撑。

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大部分只有定性描述,并没有进行量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绿色建筑处于发展阶段,可供参考的关于绿色建筑中涉及到的各种技术性能指标以及整体效果性能指标数据较少,也就无法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来指导具体指标的量化工作。同时单项绿色建筑技术在实际运行的效果如何,与设计有多大偏差,该如何改进,没有实际检测数据也就无从知晓。《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实施,可积累大量有关绿色建筑实际运行效果的数据,为评价指标量化和绿色建筑技术改进提供数据来源和支持。

4.可操作性

本标准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应方便有效,可操作性强。对于检测过程和方法复杂,耗时耗力的检测方法将不会采用。

5.经济性

绿色建筑不是高成本建筑,因此有关绿色建筑的检测活动应考虑其经济性,在满足检测精度的基础上,将尽量减少检测成本,从而降低绿色建筑整体增量成本。

二、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绿色建筑实施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完善现有评价体系。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作为规范绿色建筑检测活动的依据以及支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实施的重要措施,它的出台将具有重要意义,具

6.前瞻性

标准编制中我们将考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即将修订内容以及绿色建筑今后发展方向,在本检测标准中将对这些内容作出相应的考虑和规定。

四、编制思路和要点

本标准的编制思路和要点主要从

2012.07 /

55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检测特点和本标准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两方面展开。

1.绿色建筑检测的特点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涵盖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行管理六大块,因此针对其检测的内容也对应围绕这几方面展开。结合我们在绿色建筑运行阶段检测中的实际项目经验,绿色建筑运行阶段的检测与常规的建筑检测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检测内容广

绿色建筑检测涉及到了室外环境、室内环境、暖通空调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室内照明、可再生能源、楼宇自控等内容,对应的专业要求涉及到环境工程、电气、暖通空调、给水排水、材料、化工等,整个检测过程是由多学科和多专业共同配合完成的。2)检测工况复杂

绿色建筑运行阶段的检测是在建筑运行之后进行的,整个建筑系统和环境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检测工况复杂多变。如暖通空调系统,其制冷负荷是随着建筑物的整体负荷的变化而处于动态调节中;室内环境质量,由于有人的活动和室内各种装修的不同也处于变化之中。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检测中碰到建筑中石膏板吊顶已封好,此时进行屋顶传热系数检测已不具备条件;还有建筑中实际功能房间功能的变化,如会议室改成了办公室;另外场地环境噪音检测,建筑建造前已进行了环评阶段的检测,但建成之后,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建筑周围又新建了一栋建筑或者商场,此种条件下该如何进行场地环境噪音检测和评价。以上碰到的种种检测工况,在现有检测标准中都是没有进行规定和说明的。

3)检测周期跨度时间长

绿色建筑运行阶段的检测由于内容多,并且每项检测内容都有各自的检测条件要求,如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要求在最冷月进行,建筑年采暖

空调能耗要求进行一个完整的供冷供暖周期的连续测量,因此整个绿色建筑运行阶段的检测周期跨度时间长。

2.本标准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绿色建筑检测的特点和实际项目检测中碰到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本标准中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1)明确抽样数量

抽样数量决定了检测的精确度和检测成本,如何在满足检测精确度要求上减少抽样数量,这是本标准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绿色建筑涉及到的检测项该如何进行抽样,其他标准没有相应的规定或者实际执行起来不适用。如建筑室内照度检测,首先是抽样功能房间数量的确定,现有标准没有进行明确。绿色建筑中各种功能房间较多,选少了怕不满足检测要求,因此检测人员一般只能盲目的多选检测房间,另外按照现有标准GB/T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进行测量[2],就会出现单个房间需要布置的测点数量多,最终导致检测成本高,不符合绿色建筑低成本的理念。2)明确检测工况

检测工况是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判的基础,选择合适的检测工况,对于检测参数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针对绿色建筑中检测的参数的检测工况大部分是不明确的,也就导致了检测结果失去了评判的基础。如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数量为3台,但实际运行中只用1台,其余两台基本不用,如何对此种情况中的可再生能源系统进行检测和评价。另外还有绿色建筑中空调冷热源COP测试,由于整个建筑入住率低或者人员少,导致实际运行负荷率偏低,此种条件下进行COP测试是否可行,何种工况下测试才是有效的,这也是本标准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在本标准中明确各个检测参数的检测工况要求。

3)明确检测有效时间段

检测结果是具有时效性的,因为建筑和设备系统以及整个环境是不断变化的。用不同检测项在不同时间

段的检测结果来评判建筑整体或者系统可能已失去了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比较基础,如水质检测在2007年,照度检测在2008年,暖通空调检测在2009年,如此三个检测报告作为评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证明文件是否有效,这也是本标准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在本标准中对需要检测参数时间段的有效性进行规定。

五、内容框架介绍

我们在充分考虑现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涉及到的评价指标以及即将修订内容基础上,结合今后绿色建筑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的拟定的框架内容如下:

(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室外环境检测;(5)室内环境检测;(6)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7)暖通空调系统检测;(8)给水排水系统检测;(9)照明系统检测;(10)供配电系统检测;(11)可再生能源系统性能检测;(12)监测和控制系统性能检测;(13)建筑年采暖空调能耗检测;(14)建筑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方法;(15)建筑温室气体排放计量。

六、成果应用展望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的编制顺应了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迫切需求,今后将用于绿色建筑运行阶段的各类检测,为绿色建筑检测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规范整个绿色建筑行业的检测活动,为绿色建筑朝着健康有序的的方向发展保驾护航,确保我国整个建筑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落实。

《绿色建筑检测技术标准》以反映绿色建筑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为宗旨,检测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检测方法可操作性强,检测精度高和检测成本低,真正体现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和低成本的理念。

作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